淡水魚類育種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
(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)
2016年度開放課題申報指南
淡水魚類育種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(以下簡稱實驗室)主要依托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,2012年11月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復建設。實驗室包括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、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育種、基礎遺傳學與新品種培育和種質資源開發與利用4個重點研發方向,主要開展水產育種相關理論基礎與應用研究、育種新技術創新、新品種培育以及相關配套技術研發,解決水產育種領域面臨的重大關鍵科學技術問題,為我國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為充分發揮實驗室的研發優勢和利用實驗室良好科研條件,促進魚類育種及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、技術創新,進一步培育創新思維的生長點和培養水產育種高層次科技人才,加強國內外同行合作和學術交流,促進水產育種科技創新,培育創新成果,支撐產業發展。工程實驗室設立專項經費,面向國內外科研人員設立開放課題,現發布2016年度開放課題指南,歡迎申報。
一、開放課題資助領域及方向
1、生物技術與分子育種:鯉、鯽、鮭鱒等品質、抗病、生長等性狀相關基因鑒定與功能研究;重要經濟性狀相關分子標記鑒定與標記輔助育種;重要經濟性狀相關基因育種潛力研究與應用;魚類抗逆(抗寒、耐鹽堿、耐低氧等)分子機理;鯉科魚類肌間刺、肌肉和脂肪(酸)發生發育分子機制;生物信息學在養殖魚類重要經濟性狀上的分析與應用技術;育性可控轉基因魚的制備技術、轉基因魚安全評價技術研發。
2、種質資源開發和新品種培育:北方重要經濟魚類資源收集、保存、遺傳多樣性評價;種質資源檢測、評價和種質保存技術構建;鯉、鯽、鮭鱒等優質、高產、抗逆、抗病優良新品種培育和育種材料創新;主要水產原良種分子遺傳種質參數和數字化鑒定技術研究;土著魚類和引進種的人工馴養、抗逆新品種定向選育。
二、申請對象
申報人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,或獲得博士學位并在國內外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教學、科研及技術人員、在站博士后或在讀博士研究生;具有中級技術職稱或碩士學位的申請者,需由兩名同行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科技人員推薦。鼓勵流動人員來實驗室從事短期研究。
三、申報受理程序
1、填寫“淡水魚類育種國家與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”(一式三份,至少1份原件),經所在單位同意加蓋單位公章后,向本實驗室提出申請。截止日期為2016年6月10日。
2、開放課題按"公正合理、擇優支持"的原則,由實驗室技術委員會和有關專家對提交的申請進行評審,并確定資助項目和經費。并于2016年7月1日前公布并通知獲得資助的申請人,并簽訂合同書。
3、申請書可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網站(http://m.exactlyapp.com)下載,或電話郵件索取。
四、申請說明
1、開放課題研究期限為兩年,2016年7月-2018年6月。
2、資助額度為每項2-4萬元,指標完成1篇核心以上刊物論文,課題的資助額度是2萬元;完成一篇SCI刊物論文,課題的資助額度為4萬元。課題經費實行報賬制,依照經費使用規定,向實驗室依托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報賬。
3、申請的課題應有本實驗室固定人員參加。利用本實驗室開放基金完成的研究論文、獲獎、申請專利或進行技術轉讓等研究成果的第一署名單位應為本實驗室。同時,論文中應注明資助項目編號。
正確署名為:
淡水魚類育種國家與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,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,哈爾濱 150070;
National and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
Freshwater fish Breeding,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,
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, Harbin 150070, China.
4、資助課題每年需向實驗室提交課題執行進展和經費使用情況報告,實驗室對其進行年度考評。課題結束后,按要求提交相關研究工作總結、研究報告、學術論文和經費決算等材料。實驗室根據課題進展情況有權終止未按計劃完成進度的研究課題。
5、對于超額完成課題合同任務的課題負責人,再次申請課題時將考慮滾動或優先支持;由于客觀原因未按進度完成的課題,經申請可延期(最多半年),如延期后仍未完成合同要求的,取消本人課題申請資格,并告知其所在單位。
五、申請材料郵寄地址和聯系人
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鄭先虎
地址: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河松街232號 郵政編碼:150070
電話:0451-84869341-8225 傳真:0451-84604803
電子郵箱:zhengxianhu@hrfri.ac.cn。
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
2016年5月5日
附件:淡水魚類育種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016年度開放課題申請書